中国主要有两个公祭日,分别有着重要的含义:
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(12月13日 )
1937年12月13日,南京沦陷,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,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有组织、有计划、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、放火、抢劫等血腥暴行,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杀害,无数家庭支离破碎,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达30多万。
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旨在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,铭记这段中华民族的惨痛历史,警示后人战争的残酷与罪恶,坚决反对任何美化侵略和歪曲历史的言行,同时彰显中国维护和平、捍卫正义的坚定决心。
烈士纪念日(9月30日 )
近代以来,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,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,无数革命先烈矢志不渝、前赴后继,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出宝贵生命。
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,是为了深切缅怀为国家、民族和人民利益英勇牺牲的烈士们,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。这一纪念日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感恩之情,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传承烈士遗志,弘扬烈士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